深圳市鑫永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钣金机箱机柜外壳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钣金加工、机箱机柜、机架加工。
4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怎样才能保证小型钣金加工的表面状态符合要求?

文章出处: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深圳市鑫永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5-08-22
  ​在保证小型钣金加工的表面状态符合要求,需从材料预处理、加工工艺控制、表面处理流程、质量检测四个环节全流程管控,结合具体需求(如粗糙度、耐腐蚀性、外观)制定针对性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小型钣金加工
一、材料预处理:从源头控制表面质量
钣金原材料的初始状态直接影响最终表面效果,需在加工前做好清洁、矫正和防护:
原材料选型与检验
选择符合表面要求的基材:如需要高耐腐蚀性可选 304 不锈钢,需要易涂装可选冷轧钢板(表面光洁度 Ra≤3.2μm),避免使用表面有划痕、氧化皮的劣质材料。
进厂检验:检查原材料表面是否有锈蚀、油污、凹坑(如冷轧钢板允许局部轻微划痕,但深度≤0.1mm),对铝合金等易氧化材料需确认表面氧化膜是否完整。
预处理工艺
清洁去油污:用中性清洗剂(如酒精、白电油)擦拭或超声波清洗,去除原材料表面的防锈油、冲压油(尤其后续需焊接、喷涂的工件,油污会导致涂层脱落、焊缝气孔)。
去除氧化皮:对热轧钢板、生锈工件,通过酸洗(盐酸 / 硫酸溶液)或喷砂(石英砂、钢丸)去除氧化层,露出新鲜金属表面(为后续涂层提供良好附着基础)。
矫正平整:对弯曲、变形的板材,通过校平机矫正(平面度误差≤0.5mm/m),避免因板材不平整导致加工后表面应力不均、涂层厚度不一致。
二、加工过程控制:减少表面损伤与缺陷
小型钣金加工(切割、冲压、折弯、焊接等)环节易产生毛刺、划痕、变形,需通过工艺优化降低对表面的破坏:
切割与冲压工艺
选择高精度设备:激光切割(切口粗糙度 Ra≤12.5μm)优于等离子切割(易产生熔渣),精密冲压模具需抛光刃口(Ra≤0.8μm),减少切口毛刺。
控制参数:激光切割时调整功率(如低碳钢切割功率 1000-2000W)和速度(5-10m/min),避免因参数不当导致切口烧黑、挂渣;冲压时在模具与工件接触处贴保护膜(如 PE 膜),防止压痕。
去毛刺处理:切割 / 冲压后通过砂带打磨(粒度 120-240 目)、电解抛光(针对不锈钢)或磁力研磨去除边缘毛刺(毛刺高度≤0.05mm,避免划伤后续工序)。
折弯与成型工艺
模具防护:折弯模具的下模槽需光滑(Ra≤1.6μm),必要时贴聚氨酯垫片,防止工件表面压痕(尤其镜面不锈钢、铝合金等高光洁度材料)。
控制折弯半径:根据材料厚度选择合适折弯半径(如 1mm 厚钢板折弯半径≥1mm),避免因过度折弯导致表面开裂(尤其是高强度钢板)。
焊接工艺
焊接前清洁:用不锈钢丝刷清理焊接区域(去除氧化膜),保证焊接面无油污、水分(避免焊缝气孔影响表面平整度)。
选择低损伤焊接方式:激光焊接(热影响区小,表面变形少)优于电弧焊接;若用电弧焊,需控制电流(如低碳钢焊接电流 80-150A),减少焊后飞溅和凹陷。
焊后处理:用角磨机(砂轮片粒度 80-120 目)打磨焊缝余高,使表面平整(与母材过渡落差≤0.5mm),不锈钢焊缝需做酸洗钝化(去除氧化皮,恢复耐腐蚀性)。
三、表面处理工艺:针对性提升表面性能
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涂装、镀层、氧化等),并严格控制工艺参数:
涂装工艺(喷漆、喷塑)
前处理:磷化(钢铁件)或铬化(铝合金)处理,形成转化膜(厚度 2-5μm),增强涂层附着力;喷涂前工件需预热(60-80℃)去除水分。
涂层控制:
喷漆:湿膜厚度控制 50-80μm(干膜 30-50μm),采用静电喷涂(均匀性优于手工喷涂),避免流挂、针孔(每平方米针孔≤2 个)。
喷塑:粉末涂料厚度 60-120μm(根据耐候需求调整),固化温度 180-200℃(保温 15-20 分钟),确保完全固化(用划格法检测附着力,等级≥4B)。
烘干冷却: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再搬运,避免高温时接触导致涂层划伤。
电镀与化学镀
镀锌(钢铁件):镀后钝化(彩色 / 蓝白钝化),膜厚≥8μm,盐雾试验≥48 小时无白锈;对螺纹件需控制镀层厚度(避免配合过紧)。
镀铬(耐磨件):硬铬镀层厚度 5-20μm(根据耐磨性需求),表面硬度≥800HV,无针孔、麻点(用 10 倍放大镜检查)。
阳极氧化(铝合金):氧化膜厚度 10-20μm(装饰性)或 30-50μm(耐磨性),封孔处理(热水或镍盐封孔),确保无手印残留(可做防指纹处理)。
金属表面精饰
抛光:镜面抛光(Ra≤0.02μm,用于装饰件)、拉丝处理(直纹 / 乱纹,纹路均匀一致,无断纹)。
喷砂:根据粗糙度需求选择砂粒目数(80 目砂用于中等粗糙度,200 目砂用于精细哑光),确保表面均匀(无局部过粗或过细)。
四、质量检测与标准管控:确保符合要求
通过标准化检测方法验证表面状态,及时发现并整改缺陷:
关键指标检测
粗糙度:用粗糙度仪(如 TR200)检测,记录 Ra 值(如配合面 Ra≤1.6μm,喷涂前 Ra=3.2-6.3μm)。
涂层性能:
附着力:划格试验(ISO 2409),用胶带粘贴后无涂层脱落(等级 0 级最优)。
耐腐蚀性:中性盐雾试验(GB/T 10125),根据需求设定时间(如户外件≥96 小时,室内件≥48 小时)。
外观检测:在自然光或标准光源下(照度 500-1000lux),距离 500mm 目视检查,无明显划痕(长度≤3mm)、色差(ΔE≤2)、流挂等缺陷。
过程记录与追溯
记录各环节参数(如喷涂温度、电镀时间),形成质量追溯表,便于缺陷原因分析。
对不合格品分类处理:轻微缺陷(如小面积划痕)可返工(局部补漆、重新抛光),严重缺陷(如涂层大面积脱落、焊缝裂纹)直接报废,避免流入下道工序。
包装与储存防护
成品表面贴保护膜(PE 膜厚度≥0.05mm),避免运输过程中摩擦划伤。
储存环境:干燥通风(相对湿度≤60%),避免与腐蚀性物质接触,不锈钢件需与碳钢隔离(防止电化学腐蚀)。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